发布时间:2025-10-15 18:09:25    次浏览
本报资料图原标题:环邵伯湖大道构筑“第四环”交通专家详解扬州四环公路周一,本报刊登《向阳河特大桥主体工程完成》的稿件,报道了省道611沿湖大道的最新工程进展。据悉,沿湖大道与金湾路、万福路等6条道路共同构筑了环湖大道,成为扬州公路的第四环。扬州公路的四环到底由哪些道路构成?昨天,本报记者请交通专家为市民详解扬州四环公路。市域环400公里,大多时速80公里四条环线的最外侧,是由125省道、333省道、203省道高宝段、331省道、安大公路、356省道组成的省道环,这是扬州最大的市域环,全里程约400公里,绝大多数路段设计时速达到80公里,部分路段速度达到100公里。这条环线的南侧部分是356省道(沿江高等级公路),东侧是安大公路,西侧的203省道(新淮江公路)、125省道、333省道都已建成。位于北环的是331省道,扬州段是一条老路,目前扩改建初步设计方案已获批,宝应段力争明年动工开建,路线长41.954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市区干线环150公里,都是免费省道市域环的内侧是市区干线公路环,涉及路段为北环线(353省道扬州东段)、西外环路(307省道、466省道)、沿江高等级公路(356省道)、安大公路(264省道),全长约150公里。其中,西外环路的路线方案基本确定。西外环路,即307省道、466省道,处于扬溧高速与125省道仪征段之间,纵向跨越宿扬高速、江六高速、宁启铁路,与沿江高等级公路相连。路线全长约27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北环线公路西起文昌路西延,东至泰州,全长约64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沿途横穿611省道、203省道、京沪高速、安大公路4条主要纵向通道,为我市干线公路网“七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安大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西外环(307省道)等,共同闭合形成城市环路。353省道扬州西段(文昌路西延)已于去年建成通车,而整个353省道的具体走向为从海安起点,经过姜堰、罡杨、郭村、扬州泰州机场、邗江、仪征马集、六合机场,一直到苏皖界的程桥,加强了扬州、泰州地区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同时顺畅连接多个机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据介绍,市区干线环都是由省道构成,时速都达到80至100公里,同时又是免费通行。当遇到恶劣天气等突发状况,高速公路封闭时,干线公路环就成为扬州中心城区市民出城的主要通道。高速公路环最快速,设置13个出入口近年来,我市交通部门着力打造“一环七射”高速路网格局。其中的“一环”,指的就是由沪陕高速江六段、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和京沪高速构成的扬州高速公路环线,高速公路的时速都达120公里(部分路段限速100公里),成为4条公路环线中最快速的交通方式。高速公路环中,扬州西北绕城高速、京沪高速早在多年前就已通车,而2012年底通车的江六高速成为“闭环”的收官之作。在中心城区的这条“高速环路”,共设置了13个互通出入口。这13个互通出入口当中,宿扬高速蜀冈枢纽目前仍在建设之中。根据测算,未来不论家住扬州城的哪个角落,市民都能在20分钟内轻松上高速。扬州公路第四环环邵伯湖大道构成新环线扬州公路的第四环,是环邵伯湖大道,它由省道611沿湖大道与新333省道、老淮江公路、运河路、金湾路、万福路这6条路共同构成,不但对拉开城市大框架、发展大旅游、推动沿江沿河大联动、建设大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在高速公路环、市区干线公路环及市域环路外,为扬州公路添上了第四环。据介绍,省道611沿湖大道纵贯南北,南段起点为扬州城区运河北路与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处,接运河北路北延工程,从邵伯湖内湾终端跨越向阳河,北段进入高邮境内,于郭集镇东北部接333省道,是扬州重要环湖通道和生态廊道。在建设过程中,沿湖大道将加入公路感知技术,建设成为我市第二条“感知公路”。“沿湖大道不仅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交通动脉,还将同其他道路构建成‘环邵伯湖大道’公路环线。”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沿湖大道北达新333省道,南接运河路,与老淮江公路、金湾路平行,再加上东西连接金湾路和运河路的万福路,这6条路就构成了一个“环邵伯湖大道”,也就是扬州公路的第四个环路。“它不仅将邵伯湖拉入城区,更是连接高速的快速通道。”这条环路中的金湾路还与启扬高速的双沟互通与沪陕高速的杭集互通相连。将来,城东地区也能实现快速上下高速。 通讯员 杨交宣记者 黄媛媛责任编辑:陈书戈